网站首页 > 正文

学院新闻

我院37名志愿者用专业服务助力第四届中国—非洲经贸博览会

发布日期:2025年06月30日 来源: 作者:

第四届中国—非洲经贸博览会近日在长沙圆满落幕。太阳集团tyc9728 37 名志愿者组成的团队活跃在活动的各条战线,圆满完成外宾接待、交通引导、陪同翻译、实地考察等多项志愿服务工作,以专业素养与责任担当赢得与会各方高度赞誉。

在对口接待一线,志愿者们以细致服务搭建起中外交流的温情纽带。志愿者黄蕾在会议翻译、博览会现场及酋长码头开幕式三次邂逅南非外宾,以 比心手势诠释中非友好,用专业能力定格两国人民情谊。

面对埃塞俄比亚外宾的紧急网络求助,肖梅化身“IT 助手”,在华天大酒店大堂协助调试设备、更换邮箱软件,更奔波至商务中心及时打印会议讲稿,确保会议准时开场。外宾激动地向同行专家称赞 “肖梅靠谱”。

针对马拉维外宾的通讯困境,陈宇杰先后辗转移动营业厅、中国联通指定网点,因套餐性价比问题灵活建议网购便携式 WIFI,高效解决短期通讯需求。返程时与外宾在会展中心北登录厅的合影,成为跨越国界互助情谊的生动见证。

刘丹则以 “线上+线下”全流程服务护航外宾参会。线上每日定时整理展会时间、交通接驳等高频咨询答案;线下在高铁站举牌等候、协助搬运行李,酒店内对接入住手续,场馆中化身 “活地图”指引路线,以细节传递中国温度。

为破解会场人流高峰的交通组织难题,公共事务部志愿者构建起贯穿乘车全流程的服务体系。在长沙国际会展中心北登陆厅至穿梭巴士停车场的通道上,志愿者手持醒目指引标识,为嘉宾快速定位停车点,缓解初到者的陌生感。停车场内,另一组志愿者依据嘉宾目的地精准调度线路,亲自引导至对应巴士停靠点,避免嘉宾在复杂线路中迷茫滞留。这套“活地图+暖心向导”的服务模式,让中非来宾在密集车流中感受高效与安心,收获多国嘉宾的致谢好评。

  志愿者们凭借扎实的专业知识储备与语言功底,穿梭在非洲商品展台与观展群众之间,用流利的英语为非洲参展商精准翻译产品特性,将手工艺品的工艺渊源、特色农产品的地域优势娓娓道来,让一件件商品背后的风土人情变得可触可感。

实地考察组志愿者则陪同外宾参观中非贸易总部、中联重科智慧产业城、三一重工等关键点位。组长范宇喆统筹翻译团队完成线路踩点与讲解词筹备,组织全体志愿者培训,为考察活动奠定专业基础。

王永康在中非贸易总部协助芒果卫视记者对外宾进行采访。在三一重工参观时,面对外宾因炎热天气的返程询问,及时沟通带队老师并引导其返回车内。考察全程中,他有序引导外宾上下车、维持现场秩序,以细致服务保障活动顺利进行。

语言是文化交流的润滑剂。参与志愿服务的学子们深刻体会到,精准翻译之外,耐心倾听、微笑回应等细节更能跨越文化差异。正如志愿者们所言,志愿服务不仅是技术层面的支持,更是友好与尊重的传递。我院37名志愿者以专业服务为中非经贸合作注入青春动能,用行动证明:每一次耐心解答、每一趟奔波协助、每一场精准翻译,都是构建中非命运共同体的坚实基石。

(文/李喜乐 /黄蕾、肖梅等 一审/郭恒 二审/张志武 三审/周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