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学院首页 > 招生专栏 > 专业介绍 > 正文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

2025-06-16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专业代码:081003)


1.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基本情况是什么?  

太阳集团tyc9728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工程教育认证专业)紧扣国家生态文明建设与水资源可持续发展战略需求,构建了特色鲜明的--全链条人才培养体系。自1999年教育部批准设立以来,专业依托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2012)、湖南省水利工程虚拟仿真实验室(2016)及洞庭湖水环境治理与生态修复湖南省重点实验室(2018)等创新平台,形成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协同育人机制。历经26年发展,学科建设实现阶梯式突破:2008年获批市政工程硕士点,2011年取得市政工程博士学位授予权,2020-2022年相继入选省级及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3年通过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评估认证2024年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第17位(17/160),进入A类行列

 


2.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什么?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高等教育和人才培养规律,秉承博学、力行、守正、拓新校训精神,坚持德育为先、知识为本、能力为重、全面发展育人理念,突出科教融汇,夯实科学教育根基,彰显工程教育特色,培养学生系统掌握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理论知识和应用信息技术的技能和方法,熟悉与给排水科学与工程相关的人文、伦理、环保、法律、法规、标准及工程管理、项目决策等知识,具备研究和解决本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能多行业跨学科从事与给排水相关的规划、设计、建造、运营管理和科学研究等工作,成为底色亮、能力强、善创新、敢担当的高素质复合型专门人才和行业精英。

本专业毕业生经过5年左右的工程实践,应达到以下目标:

1)具备优良的人文素养、科学素养和职业道德操守,具有良好的社会责任感、事业心,能积极服务国家和社会;

2)熟悉给排水科学与工程领域的法规、规范和技术标准,能够综合运用人文科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分析、研究、解决给排水科学与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

3)了解给排水科学与工程领域前沿发展,能够运用现代工具开展给排水科学与工程的规划、设计、建造、运营管理和科学研究等方面工作;

4)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国际视野,能够灵活应对多元化挑战,具备担任所在领域专业技术骨干或管理岗位领导职务的能力;

5)具备较完善的知识结构体系和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具备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及相关领域的注册工程师执业能力或中级技术岗位所需的专业能力。




3.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有哪些主要课程?

Python 程序设计、人工智能基础、水资源利用与保护、给水排水管网系统(一)、给水排水管网系统(二)、水质工程学(一)、水质工程学(二)、建筑给水排水工程、水泵与泵站、电工与电子技术、测量学、水处理生物学、水文学与水文地质、水分析化学、水工程经济、水工程施工等。


4.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就业方向如何?

本专业立足湖南、面向全国,主动适应水资源、水环境、水安全、水生态、水管理等行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建设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湖南省“4×4”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一流专业。毕业生可继续读研深造,也可在城建、交通、建筑、环保部门和其他企事业单位从事给水排水、水污染控制和水资源保护等方面的规划、设计、施工和管理等工作,就业面广,其中多数毕业生进入了各类大型建筑公司和设计院从事施工和设计工作,工作环境良好,待遇较高,本专业多年来一次就业率稳定保持在95%以上。



5.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方向是什么?


①立足专业规范和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结合城镇防洪与雨洪利用特色,构建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完善课程体系。②坚持以生为本,强化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③结合当前国家发展战略及自身优势,强化“海绵城市建设”、“黑臭水体整治”和“农村污水治理”等内容的培养,提升学生社会竞争力。④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倡导“双轮驱动”,为创新人才培养奠定良好的基础。



上一条: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
下一条: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