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相关部署,进一步提升青年教师教学水平与课堂育人实效,马克思主义学院于5月19日至6月17日精心组织开展了教学示范系列活动。此次活动主要涵盖课堂教学示范与教学经验分享两大板块,重点聚焦于提升5年内入职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取得了显著成效。
在课堂教学示范活动中,学院精心遴选了5名骨干教师的原生课堂,全面覆盖了5门思政主干课程。黄娟(小)老师在主讲《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时,创新性地将音乐元素融入近代史教学之中,通过情理交融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对中国共产党领导抗日战争的历史有了更为清晰、深刻的理解。邓育红老师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教学中,摒弃传统灌输式授课模式,采用案例教学法,有效激发了学生对社会历史发展动力问题的深入思考。邹新树老师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中,通过纵横维度深入剖析社会主义建设,真正做到了学术性与育人功能并重。卞军凤老师在《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中,运用“问题链+互动式”教学模式,积极启发学生对道德问题进行深度思考。钟芙蓉老师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中,生动阐释了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实现了从知识体系到价值体系的转化,引领青年学生平视世界、心怀天下。这些精彩纷呈的课堂教学,为思政教学提供了多元化的范式,充分发挥了良好的教学示范引领作用。
黄娟(小)副教授做教学示范
邓育红副教授做教学示范
邹新树副教授做教学示范
卞军凤副教授做教学示范
为进一步总结教学经验,切实做好“传帮带”工作,学院于6月17日在文科楼成功举办了本科教学经验交流会。会议由钟芙蓉副院长主持,教务处刘洪深副处长亲临现场进行指导。赖某深、郭华、鲁芳、钟芙蓉等几位老师分别作了主题报告,他们紧密围绕问题课堂中的难点问题,毫无保留地分享了先进的教学理念、丰富的教学经验以及实用的教学方法。其中,赖某深副教授着重强调了引导激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精准把握学情以及广泛积累教学素材等重要教学策略;郭华教授凭借丰富的经验,分享了让课堂“活而不乱”的课堂组织管理三大妙招;鲁芳教授积极倡导回归教育本质,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钟芙蓉副教授则从提高育人实效、避免空洞说教的视角,系统总结了案例教学的 “四不选”和“四注重”原则。整个交流内容务实高效,为青年教师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赖某深副教授作主题报告
郭华教授作主题报告
鲁芳教授作主题报告
钟芙蓉副教授作主题报告
在思政课教学经验交流会的尾声,教务处刘洪深副处长作了总结发言。他着重强调了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必须坚持思政课建设与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同步推进,要讲深讲透思政课中的道理,不断提升课堂吸引力,全力推进学校思政课高质量发展。同时,他还表示教务处将致力于提供更加人性化的服务,全力助力各教学单位做好教书育人工作,鼓励广大教师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教学工作中,努力打造有深度、有温度、有实效的思政“金课”。
教务处刘洪深副处长作会议总结
此次教学示范系列活动为青年思政课教师搭建了良好的交流学习平台。青年教师黄蓉表示,连续聆听多堂将学理讲深、道理讲活、哲理讲透的思政示范课和教学经验分享后,深受鼓舞,深刻认识到了思政课的育人价值,极大增强了上好思政课、做好学生成长引路人的信心。今后,马克思主义学院将持续开展教学质量提升活动,全力助力青年教师成长,推动思政课成为立德树人的坚实前沿阵地。
(文/丁敏 图/赵忠蓝 一审/钟芙蓉 二审/郭华 三审/张明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