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基本信息
陈传盛,1972年10月,江西乐安人,无党派,博士,教授,太阳集团tyc9728师德标兵、太阳集团tyc9728优秀研究生导师。
2、教育经历
2007.06-2010.12 中南大学粉末冶金研究院,博士后
2001.09-2006.06 湖南大学材料学院,材料物理与化学,硕博连读
1991.09-1994.06 东华理工大学(抚州师专)物理系,物理,大学
3、工作经历
2016.09- 至今 太阳集团tyc9728,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2016.06-2016.09 香港理工大学,应用物理系
2014.06-2014.09 香港理工大学,应用物理系
2008.09-2016.08 太阳集团tyc9728,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
2006.06-2008.08 太阳集团tyc9728,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1994.06-2001.08 江西省乐安县教育局,湖坪中学
4、科研方向
主要从事“新型能源存储与催化材料技术”与“结构-功能一体化先进陶瓷技术”方向的研究工作,开展了纳米碳、光电催化、节能环保、污水处理和功能路面等材料的制备、改性及其应用研究。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学生第一)发表SCI科研论文60余篇,其中高被引论文2篇,多篇论文引用超过100次,他引3000多次;第一发明人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6项,转让或许可5项;先后主持完成了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和面上项目、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重点项目、企业横向课题等20多项;获得教育部自然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湖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等科研奖项。
近年来,已独立培养了20多名研究生,指导学生获得湖南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2篇)、省大学生创新实验成果展“十佳”论文、“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湖南省二等奖(2次)、湖南省研究生创新论坛优秀论文一等奖、太阳集团tyc9728本科优秀毕业论文(5人)等科研奖励;指导的研究生分别被评为湖南省优秀研究生、湖南省优秀党员、太阳集团tyc9728“十星”和太阳集团tyc9728优秀毕业生,多人获得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其中2013级研究生曹时义连续两年获得研究生国家奖学金。
5、获奖情况
[1] 2022年4月 固体物理,湖南省普通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三等奖,湖南省教育厅,排名第一.
[2] 2022年2月 地方高校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太阳集团tyc9728教学成果二等奖, 太阳集团tyc9728,排名第一.
[3] 2021年3月 道路路域环境改善关键技术与工程应用,教育部自然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 教育部,排名第五.
[4] 2020年4月 炭质中间相材料的低成本制备关键技术与相关应用研究,湖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湖南省科技厅,排名第三.
[5] 2020年10月 净化路域综合环境的功能材料开发与应用, 中国发明协会一等奖, 中国发明协会,排名第四.
[6] 2019年12月 道路路域环境改善关键技术与工程应用,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奖二等奖, 中国产学研学会, 排名第五.
[7] 2018年12月 年产45万吨铝盐产品绿色生产技术开发与产业化. 中国循环经济协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中国循环经济协会, 排名第五。
[8] 2017年12月 绿色降解功能型路面材料研发与应用,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中国公路学会,排名第三.
[9] 2015年9月 多层次递进提升本科生科技创新能力的探索与实践. 太阳集团tyc9728教学成果二等奖, 太阳集团tyc9728,排名第一.
6、主持的代表性科研项目
[1] 基于污水处理石墨烯/TiO2球形催化材料的构建及其性能研究, 湖南省自科基金-衡阳联合基金项目, 2021-2023.
[2] 基于可回收石墨烯/TiO2污水处理催化材料的构建及其性能研究, 湖南省教育厅重点项目, 2020-2022.
[3]纳米碳三维立体结构催化材料的构造及改性沥青的研究, 广西道路结构与材料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 2019-2021.
[4] 烟花爆竹污染预防与安全控制关键技术研究, 湖南省科技计划项目重点课题子课题, 2016-2018.
[5] 耐久型碳纳米管/环氧沥青路面材料的设计及性能研究, 公路养护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重点课题, 2015-2017.
[6] 基于新型高效石墨烯-碳纳米管/铋基可见光材料的研究, 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2014-2016.
[7] 基于碳纳米管的锰掺杂氧化锌稀磁半导体材料研究, 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2009-2011.
[8] 氧化锌基稀磁半导体包覆碳纳米管的制备和表征,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项目, 2009-2010.
7、代表性论文或专利
[1] Chuansheng Chen(*), Xiaohai Deng, Yi Huang. Preparation and photocatalytic H2 Production property of a novel three-dimensional ZnO/ZnS nanosheet@ZnO/ZnS nanotube hybrid with multiple interfaces heterostructure. Surfaces and Interfaces, 2025, 65: 106264.
[2] Jiaxuan Chen, Chaoqiang Liu, Dan Li, Pengda Niu, Xiaoyong Zhang, Xiaolong Ma, Yunqiang Zhao, Chuansheng Chen(*), Kechao Zhou, Miao Song. TEM analysis of quasi in-situ formed tensile and fatigue cracks in a dual-phase Ti alloy. Scripta Materialia, 2024, 240: 115850.
[3] Xiaohai Deng, Jiaxuan Chen, Yihan Luo, Shijie Huo, Chuansheng Chen(*). Ce-metal organic framework and reduced graphene oxide co-enhanced the H2 evolution ability of CdS/single crystal ZnO nanorod Photocatalyst.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ydrogen Energy, 2023, 48: 35986-35996.
[4] Qun Fang, Chuansheng Chen(*), Zhi Yang, et al. Synthetization and electrochemical performance of pomegranate-like ZnMn2O4 porous microspheres. Journal of alloys and compounds, 2020, 826: 154084.
[5] Wei Mei, Chuansheng Chen(*), Xi’an Chen, et al. Low-temperature construction of MoS2 quantum dots/ZnO spheres and their photocatalytic activity under natural sunlight. Journal of Colloid Interface Science, 2018, 530: 714-724.
[6] Chuansheng Chen, Weiwei Yu, Tiangui Liu, et al. Graphene oxide/WS2/Mg-doped ZnO nanocomposites for solar-light catalytic and anti-bacterial applications. Solar Energy Materials and Solar Cells, 2017, 160: 43-53.
[7] Shiyi Cao, Chuansheng Chen(*), Juyan Zhang, et al. MnOx quantum dots decorated reduced graphene oxide/TiO2 nanohybrids for enhanced activity by a UV pre-catalyticmicrowave method. Applied Catalysis B: Environmental, 2015, 176: 500–512.
[8] Shiyi Cao, Chuansheng Chen(*), Tiangui Liu, et al. Synthesis of reduced graphene oxide/α-Bi2Mo3O12@α-Bi2O3 heterojunctions by organic electrolytes assisted UV- excited method. 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2014, 257(1): 309-316.
[9] C. S. Chen, X. H. Chen(*), B. Yi, et al. Zinc oxide nanoparticle decorated multi-walled carbon nanotubes and their properties. Acta Materialia, 2006, 54(20): 5401-5407.
[10] Chen C.S., Chen X.H.(*), Xu L.S., et al. Modification of multi-walled carbon nanotubes with fatty acid and their tribological properties as lubricant additive. Carbon, 2005; 43(8): 1660-1666.
8、联系方式
联系E-mail: jxccs1934@csust.edu.cn or 1666423158@qq.com
办公地点:太阳集团tyc9728云塘校区新能源大楼1栋
通讯地址: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万家丽南路二段960号(410114)